人口大省如何解决医疗发展不平衡?山东全面推进包括AI辅助诊断的“三张网”建设
人口大省如何解决医疗发展不平衡?山东全面推进包括AI辅助诊断的“三张网”建设
人口大省如何解决医疗发展不平衡?山东全面推进包括AI辅助诊断的“三张网”建设5月27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“推广三明医改经验、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(gōnglìyīyuàn)改革”主题新闻发布会,介绍(jièshào)山东省级以及公立医院改革与(yǔ)高质量发展(fāzhǎn)示范城市济南市、青岛市、潍坊市(wéifāngshì)深化医改做法(zuòfǎ)。山东省是人口大省、经济大省。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马立新介绍,山东省将改革成效纳入对市县考核,近5年全省财政对公立医院补助投入年均增长25%。
AI辅助诊断提示少见病,经远程会诊(huìzhěn)康复
马立新介绍,对于济南、青岛、潍坊3个相继获批的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(chéngshì),山东省里在创新突破上下功夫,从专科建设、人才培养、双向转诊(zhuǎnzhěn)等方面出台50多项(duōxiàng)措施(cuòshī)。如青岛市打造“区域内部资源整合+城市三级医院包联”的城市医疗集团模式,解决市域内医疗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(bùjūn)问题(wèntí);潍坊市突出健康管理,以“单病种群体管理”为核心,建立分级诊疗体系,解决群众就近就医(jiùyī)问题;济南市搭建医联体监测平台,助推医疗卫生(yīliáowèishēng)服务体系优化整合,提升建设效能。
▲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马立新(lìxīn)
山东省如何解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问题,满足群众就近就便看病需求?马(mǎ)立新(lìxīn)表示,山东省夯实基层服务网底,省长牵头推进基层能力提升行动(xíngdòng),已经规范改造了(le)1万多个村卫生室,全面推进心电诊断、影像诊断、AI辅助诊断“三张(sānzhāng)网”建设。每年组织1万多名医护骨干下沉乡镇驻点帮扶,累计(lěijì)选派了2200多名两年(liǎngnián)期的“业务院长”常驻乡镇,建成了2420个名医工作站,基层诊疗量占比达到63.3%。
▲AI辅助诊断正在悄然(qiǎorán)改变医疗行业的格局 图据视觉中国
具体到(dào)青岛市,青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燕表示,青岛以实施(shíshī)示范项目为契机,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,探索(tànsuǒ)符合青岛实际的分级诊疗、有序就医的新路径,着力破解资源分布不均的难题,全市基层(jīcéng)诊疗量占比由2022年项目实施之初的59.4%提高(tígāo)到2024年年底的63.6%。
赵燕介绍,青岛创新紧密(jǐnmì)型医(xíngyī)联体建设路径,构建“区域内部资源整合+城市三级医院包联”服务体系整合模式,打破壁垒,构建协同网络(wǎngluò),发挥城市三级医院对(duì)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(de)辐射带动作用。统筹考虑人口分布、支撑能力、就近便利等因素,网格化布局全市(quánshì)医疗卫生资源,先行整合区市医疗资源,再由省市级三级医院协管、托管,如在中心城区,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与市南区组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;在偏远的县域,由青岛市市立医院整体(zhěngtǐ)托管莱西县域医共体。
诊疗秩序(zhìxù)方面,据介绍,为了引导基层就诊,青岛建成45个资源共享中心和9个中心药房(yàofáng),在紧密型医联体内实现了“疾病(jíbìng)同质化诊疗”“处方流转通用”和“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”。发挥医保支付的杠杆作用,实行基层门诊就医报销“零起付线”,提高在一级(yījí)医疗机构住院(zhùyuàn)的报销比例。
在区域诊疗水平同质化方面,据悉,青岛搭建(dājiàn)了全市卫生健康数据中心,汇聚3800多家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数据,建成慢阻肺、肿瘤等7个专科专病能力(nénglì)提升系统和规范化诊疗知识库,开展智能辅助诊断和标准化质控。在推动(tuīdòng)优质医疗资源下沉(xiàchén)基础上,为95个乡镇卫生院开通了远程医疗系统,在3200多个村卫生室上线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(zhěnduànxìtǒng),提升基层(jīcéng)诊疗水平。例如,今年2月,莱西市马连庄镇一名(yīmíng)患者因为(yīnwèi)“反复头晕”到卫生院就诊,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提示疑似临床上比较少见的嗜铬细胞瘤,卫生院为其进行了CT检查并发起(fāqǐ)远程会诊,经(jīng)上级医院专家确诊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,现患者已经康复出院。
赵燕还表示,青岛精准帮扶(bāngfú),建立技术、管理(guǎnlǐ)等常态化梯次帮扶指导机制,建立共管病房(bìngfáng)43个、联合门诊136个、名医(míngyī)基层工作站266个。针对县域薄弱专科,每年选派1000多名专家驻点指导、培训带教,强化学科培育和新技术新项目推广。
如何(rúhé)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?赵燕介绍(jièshào),青岛市全面落实对公立医院基本建设等六项投入,对在编在岗人员社会保险等单位缴纳部分予以财政全额补助,2019年(nián)以来,市、县级(xiànjí)公立医院财政投入年均增长15%。优化政策性亏损补助,例如针对承担公共卫生救治(jiùzhì)任务比较重的市传染病医院,将年补助标准提高到了5900万元。
▲青岛市人民政府副(fù)市长赵燕
推出免陪照护,避免“一人生病全家(quánjiā)受累”
“老百姓的看病就医体验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检验。”在改善看病就医体验的措施上,山东省卫生健康(jiànkāng)委主任马立新介绍,山东始终(shǐzhōng)坚持以(yǐ)患者为中心,注重换位思考,持续拓展内涵、优化流程、增加(zēngjiā)服务供给。
一是(yīshì)强化内涵改善医疗服务。推动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全部设立“一站式”服务中心,开展日间手术、多学科诊疗(zhěnliáo)、预住院、医务社工和志愿者服务等;老年居家医疗服务实现全省16市全覆盖(fùgài);实施“潮汐式”门诊管理,根据患者就医需求(xūqiú)的变化,科学(kēxué)配置医务人员数量和出诊时间。
二是数智赋能优化就医流程。优化预约诊疗、诊间结算、床旁办理出入院等便民措施,推动公立医疗机构建立(jiànlì)候补挂号机制(jīzhì)。
三是延伸扩面增加服务供给。围绕(wéirào)诊前、诊后、院中、院间、院内等各环节(huánjié),持续拓展服务内容,73家(jiā)三级综合医院开展预住院(zhùyuàn)和预约(yùyuē)诊疗服务,128家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建立转诊会诊中心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全部开展“住院患者出院计划”,让患者在不同健康照护场所得到协调、延续的医疗照护。
据悉,山东还实施(shíshī)“十大民生实事(shíshì)”,如推出免陪照护(zhàohù)、拓展老年病医院建设(jiànshè)、老年人“数字鸿沟”跨越等惠民便民举措,解决老年人看病就医挂号难、预约难、住院难、照护难等问题,避免“一人生病全家受累”。
▲“无陪护”病房避免“一人生病全家受累” 图据视觉中国(zhōngguó)
青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燕举例,青岛优化就医流程,集成全市120多家(duōjiā)医院(yuàn)门诊、住院、健康管理等(děng)信息,为居民提供164项线上医疗服务(fúwù)。实施专家号源(hàoyuán)下沉、“全院一张床”和“一站式”的出入院管理等20项措施,如提供了40多项“互联网+护理”上门服务,打造了98个“无陪护”病区。
红星新闻记者 胡伊文 北京(běijīng)报道
编辑 包程立 责编 邓旆(pèi)光
(下载红星(hóngxīng)新闻,报料有奖!)


5月27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“推广三明医改经验、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(gōnglìyīyuàn)改革”主题新闻发布会,介绍(jièshào)山东省级以及公立医院改革与(yǔ)高质量发展(fāzhǎn)示范城市济南市、青岛市、潍坊市(wéifāngshì)深化医改做法(zuòfǎ)。山东省是人口大省、经济大省。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马立新介绍,山东省将改革成效纳入对市县考核,近5年全省财政对公立医院补助投入年均增长25%。
AI辅助诊断提示少见病,经远程会诊(huìzhěn)康复
马立新介绍,对于济南、青岛、潍坊3个相继获批的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(chéngshì),山东省里在创新突破上下功夫,从专科建设、人才培养、双向转诊(zhuǎnzhěn)等方面出台50多项(duōxiàng)措施(cuòshī)。如青岛市打造“区域内部资源整合+城市三级医院包联”的城市医疗集团模式,解决市域内医疗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(bùjūn)问题(wèntí);潍坊市突出健康管理,以“单病种群体管理”为核心,建立分级诊疗体系,解决群众就近就医(jiùyī)问题;济南市搭建医联体监测平台,助推医疗卫生(yīliáowèishēng)服务体系优化整合,提升建设效能。
▲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马立新(lìxīn)
山东省如何解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问题,满足群众就近就便看病需求?马(mǎ)立新(lìxīn)表示,山东省夯实基层服务网底,省长牵头推进基层能力提升行动(xíngdòng),已经规范改造了(le)1万多个村卫生室,全面推进心电诊断、影像诊断、AI辅助诊断“三张(sānzhāng)网”建设。每年组织1万多名医护骨干下沉乡镇驻点帮扶,累计(lěijì)选派了2200多名两年(liǎngnián)期的“业务院长”常驻乡镇,建成了2420个名医工作站,基层诊疗量占比达到63.3%。
▲AI辅助诊断正在悄然(qiǎorán)改变医疗行业的格局 图据视觉中国
具体到(dào)青岛市,青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燕表示,青岛以实施(shíshī)示范项目为契机,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,探索(tànsuǒ)符合青岛实际的分级诊疗、有序就医的新路径,着力破解资源分布不均的难题,全市基层(jīcéng)诊疗量占比由2022年项目实施之初的59.4%提高(tígāo)到2024年年底的63.6%。
赵燕介绍,青岛创新紧密(jǐnmì)型医(xíngyī)联体建设路径,构建“区域内部资源整合+城市三级医院包联”服务体系整合模式,打破壁垒,构建协同网络(wǎngluò),发挥城市三级医院对(duì)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(de)辐射带动作用。统筹考虑人口分布、支撑能力、就近便利等因素,网格化布局全市(quánshì)医疗卫生资源,先行整合区市医疗资源,再由省市级三级医院协管、托管,如在中心城区,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与市南区组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;在偏远的县域,由青岛市市立医院整体(zhěngtǐ)托管莱西县域医共体。
诊疗秩序(zhìxù)方面,据介绍,为了引导基层就诊,青岛建成45个资源共享中心和9个中心药房(yàofáng),在紧密型医联体内实现了“疾病(jíbìng)同质化诊疗”“处方流转通用”和“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”。发挥医保支付的杠杆作用,实行基层门诊就医报销“零起付线”,提高在一级(yījí)医疗机构住院(zhùyuàn)的报销比例。
在区域诊疗水平同质化方面,据悉,青岛搭建(dājiàn)了全市卫生健康数据中心,汇聚3800多家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数据,建成慢阻肺、肿瘤等7个专科专病能力(nénglì)提升系统和规范化诊疗知识库,开展智能辅助诊断和标准化质控。在推动(tuīdòng)优质医疗资源下沉(xiàchén)基础上,为95个乡镇卫生院开通了远程医疗系统,在3200多个村卫生室上线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(zhěnduànxìtǒng),提升基层(jīcéng)诊疗水平。例如,今年2月,莱西市马连庄镇一名(yīmíng)患者因为(yīnwèi)“反复头晕”到卫生院就诊,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提示疑似临床上比较少见的嗜铬细胞瘤,卫生院为其进行了CT检查并发起(fāqǐ)远程会诊,经(jīng)上级医院专家确诊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,现患者已经康复出院。
赵燕还表示,青岛精准帮扶(bāngfú),建立技术、管理(guǎnlǐ)等常态化梯次帮扶指导机制,建立共管病房(bìngfáng)43个、联合门诊136个、名医(míngyī)基层工作站266个。针对县域薄弱专科,每年选派1000多名专家驻点指导、培训带教,强化学科培育和新技术新项目推广。
如何(rúhé)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?赵燕介绍(jièshào),青岛市全面落实对公立医院基本建设等六项投入,对在编在岗人员社会保险等单位缴纳部分予以财政全额补助,2019年(nián)以来,市、县级(xiànjí)公立医院财政投入年均增长15%。优化政策性亏损补助,例如针对承担公共卫生救治(jiùzhì)任务比较重的市传染病医院,将年补助标准提高到了5900万元。
▲青岛市人民政府副(fù)市长赵燕
推出免陪照护,避免“一人生病全家(quánjiā)受累”
“老百姓的看病就医体验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检验。”在改善看病就医体验的措施上,山东省卫生健康(jiànkāng)委主任马立新介绍,山东始终(shǐzhōng)坚持以(yǐ)患者为中心,注重换位思考,持续拓展内涵、优化流程、增加(zēngjiā)服务供给。
一是(yīshì)强化内涵改善医疗服务。推动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全部设立“一站式”服务中心,开展日间手术、多学科诊疗(zhěnliáo)、预住院、医务社工和志愿者服务等;老年居家医疗服务实现全省16市全覆盖(fùgài);实施“潮汐式”门诊管理,根据患者就医需求(xūqiú)的变化,科学(kēxué)配置医务人员数量和出诊时间。
二是数智赋能优化就医流程。优化预约诊疗、诊间结算、床旁办理出入院等便民措施,推动公立医疗机构建立(jiànlì)候补挂号机制(jīzhì)。
三是延伸扩面增加服务供给。围绕(wéirào)诊前、诊后、院中、院间、院内等各环节(huánjié),持续拓展服务内容,73家(jiā)三级综合医院开展预住院(zhùyuàn)和预约(yùyuē)诊疗服务,128家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建立转诊会诊中心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全部开展“住院患者出院计划”,让患者在不同健康照护场所得到协调、延续的医疗照护。
据悉,山东还实施(shíshī)“十大民生实事(shíshì)”,如推出免陪照护(zhàohù)、拓展老年病医院建设(jiànshè)、老年人“数字鸿沟”跨越等惠民便民举措,解决老年人看病就医挂号难、预约难、住院难、照护难等问题,避免“一人生病全家受累”。
▲“无陪护”病房避免“一人生病全家受累” 图据视觉中国(zhōngguó)
青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燕举例,青岛优化就医流程,集成全市120多家(duōjiā)医院(yuàn)门诊、住院、健康管理等(děng)信息,为居民提供164项线上医疗服务(fúwù)。实施专家号源(hàoyuán)下沉、“全院一张床”和“一站式”的出入院管理等20项措施,如提供了40多项“互联网+护理”上门服务,打造了98个“无陪护”病区。
红星新闻记者 胡伊文 北京(běijīng)报道
编辑 包程立 责编 邓旆(pèi)光
(下载红星(hóngxīng)新闻,报料有奖!)
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